考核基本结束。
    成绩比较糟糕。
    本来以为桂系主力,应该实力不错。
    结果……
    综合判断,大约相当于王耀武的51师。甚至可能略有不如。
    和87、88两个德械师是肯定无法相比的。和夏楚中的98师相比,也要相差一点。
    士兵的身体素质不错。但是作战意识很差。
    可能是没有接受过比较先进军事思想教育。
    没有黄埔生。
    也没有德国军事顾问团。
    可能有一些外国顾问。但是不占主流。
    而且,士兵抱团,排外情绪严重。对非桂省籍士兵非常排斥。
    你要是不会说白话,几乎无法交流。更加不要说是指挥作战。
    但是李、白两人不会改变这一点。
    因为这是他们立足的根本。是桂系内部抱团的需要。
    如果是掺杂了大量的外人,桂系就不是桂系。很容易就被老蒋给分化拉拢了。
    不成文的规则。连长以上,必须是桂省人。
    好在,张庸会说白话。才没有被严重排斥。
    那么,问题来了……
    “你们准备如何补充兵源?”
    张庸问道。
    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。
    想要排外,就得从桂省抽调新兵。
    但是,桂省相隔那么远,等新兵到来,黄花菜都凉了。
    而且,48军缺员如此严重,想要完全补满,单独依靠桂省的兵员,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    现在倒是有非常多的兵源,就是庐州(合肥)一带。
    这里有大量从金陵,或者是江南地区逃出来的老百姓。里面有很多的青壮年。
    随着日寇向北展开,还会有更多的老百姓向西转移。里面同样有很多兵员。那边也是第五战区管辖。
    如果48军开到第五战区,补充当地兵员是很快的。
    “专员有什么指示?”韦云淞没有回答。事实上也没办法回答。
    这个问题。不但是他纠结。李、白两位长官也纠结。
    从桂省出来的时候,都没想到部队伤亡会那么大。一仗下来,损失超过三分之二。
    作为桂系第一主力的第七军,损失也非常严重。有两个师几乎是被打的只剩番号。
    所以,从桂省调派来的新兵,必须优先补充第七军。
    结果就是暂时顾不上48军了。
    48军在第三战区也是没办法得到补充的。
    最后在两难之下,只好选择接受张庸督察。算是一条出路。
    但是张庸只有武器弹药,没有兵员啊!
    兵员还得靠自己。
    “想听真话还是假话?”张庸神情严肃。
    韦云淞和莫德宏互相对望一眼。就知道干货来了。当然不敢掉以轻心。
    这位专员大人显然不是省油的灯。不是傻白甜。在他面前,必须谨慎。
    “真话。”良久。韦云淞回答。
    “那就过江。在江北就地补充。争取半个月之内,就将缺员补满。”
    “可是,江北黄梅、宿松、太湖一带,是第26和第27集团军的驻地啊!我们开到那边去……”
    “所以,我的真话就是。你们在补充兵员的同时,帮我威压徐源泉和杨森。我要收拾他俩。”
    张庸直言不讳。
    没错,真话就是这样。
    无功不受禄。
    你们48军既然来了,就得做事。
    我给你们武器弹药,不是给你们看的。马上就要发挥作用。
    当然不是要你们去和徐源泉、杨森开火。但是,作为我张庸督察的部队,开赴江北,本身就是威压。
    等于是明白无误的告诉徐源泉和杨森,如果不听话,那我就要动手了。
    正好。48军是桂系的部队。不是黄埔嫡系。
    我用桂系的部队动手。任谁都没有话说。徐源泉和杨森也没办法喊冤。
    要是使用黄埔嫡系,这俩还可以喊老蒋党同伐异,消除异己。但是,48军是桂系主力。喊这一招没用。
    沉默。
    良久。
    “假话呢?”莫德宏忽然问道。
    “那就是我会和军政部打招呼,优先补充。”张庸随口回答,“但是我和何部长关系不好。”
    沉默。
    良久。
    韦云淞说话了,“速度最快的176师,也要五天以后才能到达。”
    “没关系。”张庸轻描淡写的说道,“你们回去向李、白两位长官请示。要是没有异议,我就下命令。如果李、白两位长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,当我没说。”
    韦云淞:……
    莫德宏:……
    沉默。
    请示是要请示的。
    但是李、白两位长官不可能拒绝。
    毕竟,48军才刚刚接受督察,张庸第一次吩咐做事,就不答应?
    那以后就什么好处都别想了。
    专员大人放屁都没有机会闻。
    所以……
    开赴江北,威压徐源泉和杨森,你是答应也得答应,不答应也得答应。
    没有退路。
    没有选择。
    “我去请示。”莫德宏缓缓说道。
    “好。”张庸点点头。
    然后独自返回九江前进指挥所。
    继续关注桐庐这边的战况。发现还是没变化。
    第三战区应该是集中力量围攻桐庐,但是,桐庐还是被日寇控制。
    唉……
    兵贵精而不贵多啊!
    偏偏眼下的国军,是人数繁杂,战斗力却很弱。
    光是集团军的番号,就有四十多个。
    每个集团军下面管辖若干个军。军的番号有一百多个。
    每个军下面管辖若干个师。
    每个师下面管辖若干个旅。
    每个旅……
    层级太多。机构臃肿。很多人吃饭不干活。
    说的尖酸刻薄一点,至少有一半的国军,是混日子的。
    将它们裁撤掉,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。
    比如说,他早就看不顺眼的杨森、徐源泉。
    非但没有战斗力,反而扯后腿。
    不裁撤留着过年吗?
    “专员。”
    杜松岳拿着电报到来。
    张庸伸手接过来。扫了一眼。发现是145师发来的。
    师长屈原山在电报里面报告,说是铜陵当面的日寇,已经全线撤退。一直撤退到了芜湖附近。
    眼下,铜陵已经没有战事。前沿部队已经压到距离芜湖大约十五公里外。
    “回电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“内容:密切留意芜湖动静。日寇可能会撤退。一旦日寇撤退,立刻占领芜湖。并构建防御工事。随时报告情况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参谋记录好。然后草拟电报。
    张庸看过以后,确认无误。签名。发出。
    “专员,日寇要撤出芜湖吗?”杜松岳疑惑的问道,“主动撤退?”
    “有可能。”张庸没有细说。
    三个月的空中停战协议,是秘密的。没有形成文字。
    日寇死要面子,只能私底下答应。不可能宣之于众。
    撤出芜湖,日寇应该也会找其他借口。绝对不会提及空中停战协议。就看日寇是否有行动了。
    如果日寇今天撤出芜湖,那他张庸今晚就不用出动。否则,还得熬夜。
    每天凌晨都出动,去轰炸金陵,去袭扰上海滩。
    对。今晚轮到上海滩了……
    先找找日寇总领事馆的位置,半夜给秋山重葵一个惊喜。
    要不然,三十万大洋,有点难到手啊!
    可能需要多炸几次。
    坐下。
    闭目养神。
    感觉事情开始多了。
    随着48军到来,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。
    除了远期的歼敌计划,迫在眉睫的,就是威压徐源泉和杨森。驱使两人上战场。
    准确的来说,是要将26、27两个集团军投入战斗。但是,又不想要两个大饭桶。
    说白了,就是部队我要。但是不要你们两个。
    将部队拿过来,整顿,挤水分,汰弱留强,留下部分精华。其他全部解散。
    两个集团军,几万人,不可能完全都是废物。
    说到底,还是领导问题。
    六十熊,五十凶。
    同样的人,在不同的领导指挥下,有天渊之别。
    “来人!”
    “到!”
    “给26、27集团军分别发电,让他们做好战斗准备。随时开赴前线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参谋记录完毕。转身离开。
    杜松岳开始感觉到了空气里面的一丝丝紧张气氛。
    专员大人终于是露出獠牙了。
    杨森、徐源泉两位大佬的日子,恐怕要不好过了。
    张庸继续闭目养神。
    “报告!”
    又有参谋到来。递给杜松岳一份电报。
    杜松岳看完以后,看到张庸闭目养神,于是没有说话。先将电报收起来。
    “谁发来的?什么事?”张庸却是开口了。
    “专员,是184师发来的。”杜松岳回答,“请示作战任务。”
    “184师?”张庸缓缓的睁开眼睛。
    呵呵,这支信号消失已久的滇军部队,终于连接上wifi信号了?
    或者说,终于是想起来了,自己还有一个婆婆名字叫做张庸?
    又或许,是遇到困难了?才想起自己?
    “是的。”
    “他们在什么位置?”
    “目前驻扎在盐城。”
    “哪里?”
    “盐城。专员,就是这里。”
    原文在六#9@书/吧看!
    杜松岳拿起长长的细木杆,在墙壁地图上找到盐城的位置。
    张庸:……
    盐城?居然跑那么远?
    居然跑到海边去了?难怪会失联。
    当初他们的撤退路线是什么样的?怎么会跑到盐城那边去?
    算了。现在寻根究底已经没有意义。
    现实情况就是,这个184师,跑得太远了。几乎是在敌后了。
    日寇已经占领镇江、扬州、泰州等地。不知道有没有分兵去占领盐城、淮阴等地?
    歪头。
    琢磨地图。
    皱眉。
    有点麻烦啊!
    这个184师,距离自己太远了。
    就算是有系统,也没办法及时予以支援啊!自己又不在那边……
    等等!
    自己好像会开飞机。
    高来高去,跑去盐城一趟,也不是不行。
    从九江到盐城,单程大约六百公里。霍克-2型双翼机都能够到达。
    双翼机降落非常简单,只需要一百多米的跑道。
    甚至,必要的时候,可以飘啊飘的迫降,只需要一块平地就行。
    盐城周围,都是平原水网地带,降落没问题。
    “叫他们报告部队基本情况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杜松岳去安排。
    一会儿以后,韦云淞和莫德宏来了。
    “报告。”
    “坐吧!”
    “专员,我们已经收到回电了。”
    “怎么说?”
    “两位长官命令我们,严格遵从专员大人指示,不折不扣的执行。”
    “谢谢!”
    “两位长官还说,以后,我们48军的使用,完全由专员大人决定。”
    “好。”
    张庸也不客气。
    李、白两人已经知道歼敌计划。
    也知道48军最后会投入中原战场。所以,当然是乐得放手了。
    一些事情,他们不好出面处理。
    既然是张庸出面。那所有责任当然也是张庸自己扛。
    比如说,威压杨森和徐源泉。
    “莫参谋长,跟我详细说说部队的装备情况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莫德宏于是介绍起来。
    张庸听着听着,就发现问题似乎很严重。
    这个48军的武器,实在是太杂乱了。除了德系,还有英系、法系、日系……
    “等等。”
    张庸伸手。
    莫德宏于是停止介绍。
    “你们就没想过,统一部队的武器。”
    “想过。但是做不了。”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    “有难言之隐?”
    “没有。没有。专员大人。你听我说。”
    “好。”
    张庸洗耳恭听。
    结果,很快就发现桂系其实也挺苦逼。
    怎么说呢?
    那购买武器也是一茬一茬的。
    有时候,也没那么顺利。中间经常断档。无以为继。
    洋人做生意,那也是非常狡猾的。
    第一批军火,价格相对便宜。让你武装起来了。然后,第二批、第三批就开始提价。
    你都已经装备一部分了,不可能不继续装备吧?
    比如说,你都买了一批英七七步枪了。难道你又换其他的步枪?那就混乱了哦。
    于是提价。翻倍的提价。狠狠地喊高价。
    但是桂系也不惯着对方。你第一批便宜,我就买第一批。你要是提价我就不要了。我换一个东家。我买其他人的。结果,就是这边买一点,那边买一点,最终就很杂乱了。
    其中,又有一些外国势力,试图利用桂系来反对老蒋,主动赠送的,或者是半卖半送的武器。很多都是国内需要处理的尾货。或者是淘汰下来的。结果就更加混乱了。
    “不能全部使用某个制式吗?”
    “如果弹药突然断供就糟糕。”
    “呃……”
    张庸只好接受现实。
    的确,你要是全部装备英七七,然后英国人不卖弹药了。
    那整个48军的步枪,都会成为烧火棍。
    这样当然不行了。
    于是,每样都装备一点。起码还有部分武器能使用。
    归根到底,还是没有自己的生产线,单纯依靠买买买,是肯定无法保证足够的,稳定的后勤供应的。
    想要统一制式武器,前提就是大部分都能国产。不会被人掐脖子。
    做到这一点,是新中国以后的事了。
    “有炮吗?”
    “有啊。原装意大利炮。还有十五门。就是炮弹不多了。”
    “等等……”
    张庸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    不是,你们48军,居然还有十五门意大利炮?
    等等……
    我怎么没发现?
    急忙搜索空指部地图。寻找火炮标志。
    哦,在上饶以东有所发现。那边确实是有十五门75毫米野战炮。
    之前,张庸也曾经注意到,还以为是第三战区的。没想到,居然是48军的!他们居然还保存有野战炮!
    好,好,非常好!
    真是及时雨啊!可以发挥大作用。
    虽然107火箭炮也很给力。但是,有原装75毫米野战炮也不错。
    “我有炮弹。”张庸立刻给对方吃定心丸。
    之前没有安排送炮弹。
    是先入为主,以为48军没有野战炮。
    既然现在得知有十五门,那当然是再次送货,直接送一船来。
    “那就太好了。”韦云淞喜出望外。
    他们有炮。
    可是炮弹比较少。
    在战场上,必须非常节约使用。
    所以,最终的结果,就是炮兵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。
    幸好,他们早早的将野战炮撤下来,反而损失不大。
    “有多少炮弹?”莫德宏好奇。
    “一船。几万发?”张庸随口回答。其实也不清楚。
    一艘排水量三千吨的货轮,能装载多少枚75毫米炮弹?这个没有计算过。系统也没准确数。
    反正就是一船。装得满满的。具体多少数量,你们自己清点。
    “几万发!”
    “几万发!”
    韦云淞和莫德宏都是惊呆了。
    不是……
    这么恐怖的吗?
    一次就送来几万发炮弹?
    天!
    那是什么概念?
    可以从早轰到晚,中间不带停歇的。
    可以轰到小鬼子精神失常啊!
    如果真的有几万发炮弹。
    “啊,没有那么多,几千发,几千发。”张庸急忙改口。
    糟糕,吓到别人了。
    确实,几万发炮弹太吓唬人了。
    我们华夏军队,什么时候有那么富裕的炮弹使用?
    有个几百发就算是土豪了。
    有几千发,简直可以横着走。路过的狗都得挨两巴掌。
    “几千发……”
    “几千发……”
    韦云淞和莫德宏再次面面相觑。
    几千发,那也很多了啊!
    如果真的有几千发炮弹,他们可以从江南杀到江北。
    路上遇到日寇,有一个算一个,全部都打得变马喽!
    “等大部队来了通知我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张庸将两人打发走。
    心想,几千发炮弹很多吗?
    多乎哉,不多也!
    我都还没跟你们说107火箭弹呢!
    这个东西暂时不说了,以后到了前线,再拿出来也不晚。
    现在……
    “啪!”
    “啪!”
    忽然,远处有枪声传来。
    【未完待续】
    (本章完)